close

SE

DBT

 

SCOPE

回到身體/物理上 腦與身體的連結

 

失落:失去原本有的、違背原有的期望、意料之外的

不要有期望就好了

不要去擁有/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東西

 

心理的傷,身體會記住

 

外在影響內在

 

部分的我=依附的連結

最害怕的是失去自我

?

最終還是為了自己

 

承認 要先承認

要先自我認可 認知有這件事

否則沒人能從外部做任何事

「門」

 

自殺者遺族協助

如何有支援的走下去,不是「走出來」

互相支援 社會支持系統

要有耐心和方法 「重建」,尋找資源→走下去

 

失落的身心經驗特徵:創傷與悲傷

1.創傷

震驚;失真感、失去人事時地物定向

重複閃回的五感回憶、過度警覺、逃避相關人事時地物

2.悲傷

依附斷裂

失去調節co-regulation的對象

持續思念

一部分的自己也掉了 部分的自己也死了

類分離焦慮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

神經系統的衝擊

Ventral vagaldorsal vagal

 

不同依附型態對失落經驗的挑戰與療癒方向

依附型態

失落的挑戰

焦慮型依附

過度依賴原有依附,強烈的情緒失落反應,難以復原

逃避型

不去思考、不想回想,避免再提起原有依附

混亂型

難以耐受因回憶產生的複雜悲傷,難以整合

 

依附型態

療癒方向

焦慮型依附

對過多的情緒進行調節,維持負面情緒的想法須被點出

通常是對失落的負面信念

逃避型

對過少的情緒更多覺察,對情緒的負面想法須被點出

通常是對悲傷的負面評價

混亂型

先恢復安全感,漸漸復原心智能力

 

適度的失衡是療癒的開始

「我們需要時刻牢記,作為靈長類動物,有依附就等於生存,被拋棄就等於死亡。」

「當一切都很好,且處於平靜的狀態時,我們沒有理由學習任何新事物。但在另一個極端如高度激發和危險的狀態之下,我們也無法學習任何新事物。」

 

有界限、有範圍,可以控制

 

複雜性悲傷心理治療理論基礎

綜合雙歷程論

任務論

依附悲傷治療論

辯證行為治療

 

雙歷程:失落導向-復原導向

悲傷依附:焦慮型-逃避型

DBT:接納-改變

擺盪

有效的擺盪,生活就可以前進

任務:正視失落(承認我失去了)、體驗悲傷-調適變局(重組生活作息、認識新朋友、找新工作/具體的動作)、轉化連結(人已經不在了,以新的方式「紀念」/物品、或是那個人的精神、信念)

動態的平衡

就可以更新

 

有意識的療癒

回到當下:如SCOPE

創傷療癒:如尋求SE幫助

痛苦耐受:五感撫慰→轉移注意力→五感撫慰→轉移注意力

接納失落radical accepment1%→慢慢地→100%,試著從各種角度來理解失落的發生

修復依附:提取美好有愛的回憶、紀念對方已產生永恆連結(視情況)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創造意義:失落後珍惜所有、創造意義、追尋新的人生目的

「你的失去沒有選擇,但是現在開始要怎麼過你有選擇」

社群連結:重新整理人際關係、創建新的友善歸屬

 

創傷 療癒 和整合

一直不斷在變化

不須太早下定論

 

創傷後成長

需自我承認+資源→慢慢自我成長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QA

失落控制的調節

有控制感是重要的

 

「不失落悲傷就不是我」

對失落有信念

? 迷思是可以被挑戰的,是否有反面的想法

讓想法有彈性一點

從認知面去討論

 

如何協助加害者在失去受害者後回復正常生活

先讓加害者自我覺察加害行為會造成的結果,是否願意修復,受害者也願意修復

不願意→接受失落

願意→人際的技巧

優先:調節情緒的技巧(暴怒.受害者不願與其修復時如何自我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